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庶子夺唐 > 第十八章 长安乱

第十八章 长安乱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遣质子之事,李世民虽未允准,但所知者却不止朝中重臣,随着局势的迅速发酵,不过区区半日,便已遍传大唐官场。

阿史那思摩进京的次日,午后。

李恪一如往常一般前往秘书省岑文本处请教学问,可当他走到秘书省府衙的大门外时,却听得西边的方向不时传来一阵喧哗声,期间还伴随着此起披伏的呼喝声。

秘书省紧邻大理寺,出了西面的顺义门,便是布政坊,与长安内的门坊倒是相距极近,可秘书省亦属南衙之列,乃是官员理政之所,向来极近,就算是金吾卫将士巡街也绝不会发出这般的嘈杂声。

李恪心中好奇,便停下了迈进秘书省的脚步,转而吩咐车夫向西,欲往一探究竟。

李恪出了顺义门,不过只一眼,便被眼前的场景所深深震撼住了。

难民,随处的难民,满满当当地挤满了整条街道,看得李恪心中猛地一颤。

长安城乃天子脚下,布政坊更是紧邻皇城,有右金吾卫驻守,平日里鲜少见这般纷乱的场景。

“去问一下,发生了何事,为何此处这般纷乱。”李恪从马车中探出头,对车夫吩咐道。

“诺。”车夫应了一声,将马车停稳,走上了前去。

马车府本就是太仆寺的人,与守门的校尉相熟,再加上李恪这块金字招牌,金吾卫的将士自然知无不言,过了片刻,便问清楚回来了。

“启禀殿下,这些人多是泾阳一代的难民,三日前泾阳、云阳等县被突厥攻破,他们便随众流难到了关中。”车夫回到马车旁,对李恪回禀道。

李恪看着眼前的场景,心中不禁一阵凄然。

“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,独留与颉利语。”

“是日,颉利来请和,诏许之。”

“乙酉,又幸城西,斩白马,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。突厥引兵退。”

唐史之上,对于渭水之盟的记载不过春秋数笔,李恪虽曾阅览,但也不甚入心,所感叹的不过李世民洞察入微,军略无双,可当如今,李恪亲临其境的时候,却才知道,原来战争背后的东西,远远不止史家的那区区几十个字而已。

两国交战,敌军已入腹地,大唐百姓所受的苦楚,纵是罄终南之竹,亦是难书。

李恪就坐在马车的车厢,打开马车的门帘,看着马车外的一幕。

李恪的车夫见李恪并未开口下令,自己也不敢擅做主张,于是也就任由马车停靠在顺义门的门墙之下。

此时,正值午后,布政坊内的难民已经越积越多,不过盏茶的功夫,又新来了十多人。

“此乃皇城脚边,此处能暂时收留你等已是开恩,你等不得喧哗,扰了皇城内的贵人。”李恪的耳边一个呵斥声,李恪定睛望去,原来竟是一个金吾卫的士卒正在呵斥一个抱着婴儿的老妪。

老妪年纪约莫六旬上下,发丝已然全白,也不知是因为疲累还是本就如此,老妪的身形枯瘦异常,仿佛风一吹便要倒下一般。

这时的她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,正怀抱着一个男婴,颤颤巍巍地站在金吾卫士卒的跟前,口中恳求这他们。

“这位军爷,老婆子的孙儿已经一日未沾半点盐米了,身子快不行了,求您行行好,赏口饭吃,老婆子愿做牛做马报答军爷。”

老妪一边说着,几乎就快要跪倒在地了。

可这老妪神色虽悲切,但这金吾卫的士卒又何来放粮的权力,纵然有心,也是无能为力。更何况此处这般多的人,他一旦帮了这老妪,其他人又该怎么办?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我岳父是李世民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混在洪武当咸鱼谍影凌云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诸天大明联盟宋时从梦华录开始
返回顶部